跳到主要內容區
:::

職場霸凌專區

友善職場

 

 
 
 
     
 
職場零霸凌
 
 
 
 
 
 
 
 
 
 
 
 
 
 
 
 
 
 
 
 
       
 
 
 
 
 
 
                                                   

職場霸凌定義:

1、臺中市政府及所屬各機關學校員工職場霸凌防治與申訴作業注意事項第2點第2款規定:

  「職場霸凌:指發生在工作場所中, 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之處罰,造成持續性之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

   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其自信並帶來沈重之身心壓力。」

2、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勞簡字第81號民事判決:

  「按職場霸凌係在工作場所中,係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處罰,所造成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

   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帶來沉重的身心壓力之行為,且此一行為並非偶發性的衝突而維持長達一定時間,進而對受凌者造成

   身體、心理和社會問題之負向結果而言。惟因職場霸凌之情形涉及人與人關係之互動行為,形式及成因多元,尚不得逕依一方所述即

   概予認定,仍應確實觀察工作內容、職場環境、對工作之認知、應對方式、衝突原因、行為方式及結果等情形,並探究行為人之目的

   及動機等因素予以綜合判斷。」 資料來源: 人事行政總處員工職場霸凌處理標準作業流程(範例)

3、常見情形包含4大類型:

(1)肢體攻擊:例如毆打、拳打腳踢、丟物品攻擊等。

(2)語言暴力:包括恐嚇、辱罵。

(3)心理精神攻擊:例如威脅、欺凌、騷擾、歧視、貶低。

(4)性騷擾:不當的性暗示與行為。

登入成功